其他
奉化:新与旧,碰撞得热烈却不喧闹!
“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建筑富含时代的意义,它可以被创造、被改造。不管是街头不改其貌的小巷,还是含着建造者智慧的新高楼,我们穿梭期间,融合成了我们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一个新地标的建立,意味着区域新功能的拓展,其所传达的是建筑与人群互动的友好意愿,这会吸引我们重新相聚,更多的故事将会在此发生,一座城的魅力因此再次焕发。
都说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因为时间知道,我们改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在一条偶然路过的小巷里,仍有一些店尚保留着原来的风味。本是循着问路的心,却被老店主这家已经经营了65年的钟表店所吸引。
经营这家店是一位80岁左右的老爷爷。老人家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配棕色的小马甲,脚上是一双常见的黑布鞋,一身朴素的装扮把他衬得干净爽朗。不管是走路还是同他交流的过程中,老爷爷都挺直了背,让人只觉精神矍铄。
钟表店的招牌仅是一块侧着固定在墙面上的板,板上的设计看的出都是纯手工制作出来的——有一种未经机器排版过的自然感。门头二面都有内容,正面是左右排版格局,左为手写“精修钟表”的红色字样,下面还配着一行英文,右边是一个显眼的钟表图画,行人从大路进来可以清晰地看清这家店的经营项目;另一面是上下排版,在主营业务外还增添了兼营业务的内容。这一家老店从外表的简单装饰上便已成了这条街上独特的存在。
店内空间虽然不大,物件倒也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个空间格局都有特定的作用。内里大多皆是木质的玻璃柜,陈列的也都是与钟表相关的事物,种类杂而不乱。正对马路的位置摆放了一个老旧的钟表修理台,老爷爷平常就坐在这个位置专心地进行修表作业。
老人家谈到,他从15岁便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如何修理钟表,这个工作是他和他的父亲共同的、一生的职业。在他的陈述里,虽对父亲形容并不多,但可以听出对父亲的敬重与怀念,他因父亲的教育选择了这门职业,他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少学会了点修表的技术。他所传承的不单是一门技术,也是培育终身精神富足的土壤,推动着时间的年轮向前运转。
在老人小时候那个年代,手表可是个稀罕物件,修理手表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当时,维修一个手表的费用在2元左右,而工人们从早晨工作到深夜一整天的工资可能也仅仅只有1元。他直言,现如今像他这样的老旧钟表店实际盈利空间不断缩小,客流相对减少是一个因素,定价不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老人家一边说着一边从钟表修理台的抽屉里拿出了一把有年代感的钟表刷。这把木质的刷子从他开始学习这门手艺的时候就一直陪着他,虽说现在已经出了更多种类的修理器具,对老人而言,它不可替代,这不仅仅因为这是父亲传下来的物品,也因这把刷子不黏灰尘的功能性。“它有弹性,一刷这表里的灰尘就会被弹走,现在已经买不到了。”从刷子的背面看,为了防止其裂开,小木柄被用胶水涂了厚厚的几层,足可见老人对其的珍爱。
修理台左侧的柜台陈列着一些准备售卖的手表,基本上为新式手表;墙面上还悬挂着一些大的钟表,有一个钟表上写着“吉祥如意”四字。这些新与旧的交错摆放,在这间屋子里,丝毫不显得违和。
见老爷爷的左右手上一共带了三只表,他回答说手上的两只表是一对夫妻送来修理的,修理好后静放在桌面上的表和带在手上的表还是有点误差,因此需要带着校准。
“几十秒的误差,这么精细么?”“是的!” 调准十几秒的时间精度需要几天的维护,老人修的是表,刻的是一丝不苟的执著。手艺工作需要耐心、恒心,老人把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融入到每一次的慢工细活中,用他的故事阐释了他这一生对一件事的专注,他的职业成就来自每一个给予他肯定与支持的顾客,以及一生对自己职业的坚持与不怀疑,他的所有成果实则也都托付给了过去的光阴岁月。
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融进了城间市井。在这家店旁也有一家新装修的钟表店,路过之时店主正在埋头专心修理钟表。这世上各行各业都不乏有人同样以行动守护一片澄澈初心,耐心雕琢精致的时光。
大美世界,和而不同。有人坚守传承,有人砥砺创新,他们都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故事的讲述人。城市的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活力源泉,思想碰撞、互动交流、车水马龙,所有相关的或是曾毫不相关的人与事都会逐渐建立起联系,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一时兴起,日久则见匠心。城市开发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必将产生新的事物,它是众多建设者秉着匠心精神打磨出来的产物,而旧的却并不一定逝去,因为过往与未来所连接的桥上一定有留下的痕迹。
新的,旧的,他们只是时间线上的一个状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新旧的建筑会在融合的情况下不断找到与城市相处的方式。
奉化青年,敢为人先!未来正在这里发生!
奉化青年|一群在奉化“造梦的青年,他们来了!
奉化青年|他们的雄心壮志在这里展开!